什么是微生物發酵雞糞?
生產流程:
當天新鮮雞糞進入設備,添加菌種、增效劑等輔料。
新鮮雞糞進入主機內經過濾水、高溫發酵2-3天達到去水、除臭、滅菌的目的
由出料口將發酵的雞糞放出至二次陳化區
經二次陳化腐熟后裝袋銷售
堆放發酵:看似簡單,其中許多細節需要注意,應該有必要的設施。例如
a)避免雨淋:很多“有機肥”生產者,就在露天的場地,堆放發酵。實際上,Z后得到的基本上就是一堆經過“風吹雨淋”的“有機質”,其中的氮磷鉀營養素已經大量流失。所以,這種“有機肥”使用起來,只有一點增加土壤有機質的作用,基本沒有“肥力”。
b)避免陽光直射:陽光是好的天然殺菌劑。陽光直射強烈的地方堆肥發酵,需要的時間長、效果差。如果人工添加了發酵菌劑,堆肥處于陽光暴曬下,基本上2天后,發酵菌劑的菌種剩不下多少。
3、翻堆:很多的堆肥發酵操作上,都說翻堆,但翻堆標準,或者說什么時候翻堆并不清楚。各位一定要在使用不同發酵菌劑前,搞清楚這件事。
一般在快速發酵階段,堆內溫度達到55~60℃,就要翻堆。經過4~5次翻堆后,堆內溫度穩定在45~50℃,可不再翻堆。
請牢記:發酵效率與發酵菌劑和底物的接觸面積、作用時間、溫度、濕度等都有密切關系。
4、發酵時間:好的發酵菌劑,升溫較快;發酵效率高;快速除臭。在氣溫25℃以上的環境中,經過5~7天,即可完成快速發酵過程。再經過15天以上的腐熟過程,就可以完成整個“優質有機肥”的制作過程。
5、保證發酵堆通透:由于是好氧發酵,氧氣的充足與否,關系重大。一定要保證發酵堆底部的氧氣充足,能夠滿足微生物的需要。因此,雞糞與發酵輔料(如秸稈粉碎物、谷殼等)的比例要適當,一般控制在15~30%之間。